永續發展已成企業必備行動。從陪伴高齡長者重拾生活節奏與自我價值,到推動綠色轉型、落實減碳目標,企業正打造全民參與的綠色生活日常。隨著「永續」成為全球關注的顯學,許多企業紛紛投入資源,發布永續報告、架設專屬網站等,但對一般民眾而言,這些舉措往往顯得遙遠,難以與日常生活產生連結。
信義房屋近年則試圖縮短這段距離,將永續理念轉化為具體實踐,從公司治理、營運減碳、樂齡友善服務,到投入造林與文化保存,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的多元面向。其積極作為也獲得外部高度肯定,接連獲得《遠見》ESG企業永續獎、CDP氣候變遷評比A級、《商業周刊》碳競爭力百強等殊榮,展現企業在永續道路上的穩健推進與全方位布局。
這樣的永續實踐,也逐漸在網路討論中引發共鳴,《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近一年(2024/5/15~2025/05/14)「信義房屋&ESG」的網路討論,焦點有「倫理、以人為本、共好、治理、排放、影響力」等熱門字詞,曾參與信義永續活動的志工分享:「雖然忙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最後滿車的豐收成果,真的覺得一切都很值得」;也有網友留言:「太強了,這麼有效率,數位化轉型未來指日可待!」
這項計畫也獲得《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樂齡友善組」首獎;同時也因整體表現獲得綜合績效楷模獎、低碳營運組傑出方案績優獎。
在環境行動上,信義房屋的綠色轉型,從「少一張紙、多一點心」開始,像是無紙化簽約、行動身分驗證,讓交易流程變快的同時,也悄悄減碳,每筆交易碳排比2017年減少43.9%、用紙量少了96.4%。對使用者來說,省下來的不只是紙和時間,還多了一點為環境出力的參與感。
從董事會監督到綠電採購 信義房屋走出ESG實踐路
除了讓永續走進服務現場,信義房屋也從內部治理與環境管理下工夫。近期,第3度獲得CDP氣候變遷評比最高等級「A級」,在全球2萬多家揭露企業中擠進前2%,再次寫下台灣不動產業唯一紀錄。
信義房屋自董事會層級納入氣候風險監督,依據TCFD架構揭露財務資訊,建立碳盤查與能源管理機制;近年也投入小額綠電採購,實際參與能源轉型行動;且明明不是用電大戶,仍設定2030年範疇一、二碳排放減少90%、2050年達成淨零目標,並承諾在203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
這些作為也陸續獲得外部肯定,目前已連續三年取得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淨零標章綠級肯定;他們的仲介服務也拿下碳標籤與減碳標籤,連成交服務費都能申報為綠色採購,協助企業與政府落實ESG。
從造林到文化永續 打造企業經營與地方發展的雙贏模式
永續不只存在制度或流程裡,也延伸到土地與人。2024年,信義房屋直接下鄉種樹,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台東推動2公頃造林計畫,導入生物多樣性監測,還與原住民合作社攜手,打造兼顧保育與文化的山林行動。
而他們的文化推廣也沒有停在自家牆內。與信義文化基金會、社企流攜手推動「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陪伴中小企業把倫理與永續落實在經營日常;有人因此著手申請B型企業,有人重新整頓組織架構,讓學習變成行動力。
從總部到門市、從流程到森林,信義房屋不只自己做,也邀請更多人一起行動。他們正用一連串實際行動證明:永續,不是高層決策的漂亮話,而是你我日常中的一個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