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是膝蓋退化!?名醫揭病症關鍵:請遵守3大生活守則、適合或有害運動報你知

你以為是膝蓋退化!?名醫揭病症關鍵:請遵守3大生活守則、適合或有害運動報你知

時報出版 2025-06-07 17:12

膝蓋不痛時無感,一痛起來寸步難行。許多人認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年紀大了、軟骨自然磨損的結果,事實卻遠比想像中複雜:你無意識中反覆的彎膝、久坐、用錯姿勢,才是真正讓關節走向崩壞的元兇。被封為「全台最難掛號」的名醫呂紹睿在其新書《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指出,真正導致膝關節退化的關鍵,不單是年齡,而是日常中反覆發生的「內側摩擦現象」。這種看不見的內部夾擊會引發發炎,釋放化學物質腐蝕軟骨;軟骨碎裂後又進一步加劇關節腔的摩擦,形成惡性循環,讓「退化」一發不可收拾。

 

三大生活守則: 少彎、慢慢彎、不要彎太久

呂紹睿強調,膝關節的保養,其實從調整生活型態就能開始。他提出簡單實用的「三大日常保護原則」:

  • 少彎:減少重複彎曲膝蓋的活動,例如爬樓梯或騎自行車,若無法避免,則需放慢速度,以降低摩擦破壞。
  • 慢慢彎:坐下、蹲下、盤腿時務必緩慢進行,避免內側皺襞遭到夾擊發炎。
  • 不要彎太久: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會讓膝蓋某部位長時間承壓,建議每2030分鐘活動一次膝關節,促進血液循環。

▲ 一些不起眼的小習慣,正是避免膝關節進一步惡化的關鍵。(圖:shutterstock)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正是避免膝關節進一步惡化的關鍵。他強調:「退化性關節炎並非一夕造成,而是長年累積錯誤使用膝蓋的結果。」

 

治療的第一步,不是手術,是理解破壞的源頭

對於第一、第二期及部分第三期的患者,呂紹睿建議:「應先接受至少三個月的保守治療,在醫護專業人員的監控下進行。」而所謂「保守治療成功的必要條件」,其實與患者是否理解並願意改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首先,要徹底明白「內側摩擦現象」才是真正導致膝蓋退化的主因,其次,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型態與運動習慣,避開重複彎膝動作。

他也提出建議列表(如下表),點名多種日常活動——包括爬樓梯、騎腳踏車、蛙式或仰式游泳……等,這些看似健康的運動,其實正默默傷害著膝蓋。

 

表一、適合或有害的活動

 

當保守治療無效,手術選擇更應慎重

當保守治療無效,膝關節仍持續發炎或軟骨持續磨損時,才能考慮手術選項。然而,傳統關節鏡手術多僅是清洗軟骨碎片、表面處理病灶,效果短暫、無法長期改善,近年已不被國際指引所推薦。

相較之下,「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則是由內而外重整膝蓋環境的精細手術。它並不只是「清一清」關節腔,而是針對以下六大病灶進行徹底修復:

1.          內側放鬆

2.          外側放鬆

3.          半月軟骨修整

4.          關節囊清除

5.          游離骨移除

6.          軟骨整形術

 

呂紹睿形容這像是「替膝蓋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同時還要微調關節間的壓力分佈,以提供軟骨最佳的修復環境。

 

高難度精準手術,需專業訓練團隊執行

由於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多半關節間隙極度狹窄,「隱藏病灶」經常被忽略。只有在執行「內側放鬆術」後,才能真正揭露問題所在。

但這樣的技術門檻極高,並非所有骨科醫師皆具備資格。呂紹睿提到:「只有接受過運動醫學次專科訓練的骨科醫師,才有能力在狹小的關節腔內執行這項複合性手術。」為此,他設計了一套嚴格的培訓與認證制度,包含實作觀摩、累積百例經驗,並經由一年的追蹤滿意度(超過八成)驗證,才可授權執行。

▲ 揭開隱藏病灶的面紗。左圖,病變的滑膜組織充斥於髕骨內側與股骨內側髁間隙;中圖,「關節鏡內側放鬆術」過程中將肥厚的內側皺襞和相關組織予以清創和清除;右圖,移除病變、放鬆關節後,「隱藏病灶」清楚可見。(圖:時報出版)

 

退化不是宿命,而是日積月累的選擇

膝蓋的退化,從來不是年紀到了才發生,而是日復一日錯誤使用的總和。反覆夾擊內側皺襞、誘發慢性發炎、釋出破壞軟骨的化學物質、再因碎片與壓力累積導致關節崩解……這不是一瞬間的崩壞,而是一場長年的自我消耗。

呂紹睿提醒:「很多人以為退化是老化,其實是習慣使然。」你每天的一次快步爬樓梯、一次久坐不動,可能都在悄悄推動惡性循環的齒輪。

與其等到痛到無法行走,不如現在就改變自己與膝蓋的相處方式,從「少彎、慢慢彎、不要彎太久」做起,讓膝蓋重新找到修復的機會,也讓行走的自由,不被疼痛限制。

本文節錄:【自己的膝蓋自己救】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呂紹睿

1958年生於新竹竹東──當時任教臺大醫學院的父親,應鄉親父老之盼,返鄉成為小鎮醫生──因而在醫院出生、長大,也從小見習父親的醫者風範,並走上「醫療拓荒者」之路。

現職

  • 慈濟醫療志業膝關節健康促進委員會主任委員
  • 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 大林慈濟醫院教學部主任
  • 教育部部定教授

 

學歷

  • 陽明大學醫學士
  • 日本福岡大學醫學博士
  • 美國芝加哥 Rush-Presbyterian-St.Luke 醫學中心研究員
  • 德國杜冰根大學外傷中心研究員
  • 瑞士日內瓦大學醫學中心骨科研究員

 

經歷

  • 大林慈濟醫院 教學副院長
  • 大林慈濟醫院 國際醫療中心主任
  • 嘉義基督教醫院 骨科、外科部主任
  • 嘉義基督教醫院 關節鏡及關節重建中心主任
  • 澳洲雪梨大學 骨科訪問醫師
  • 瑞士伯恩大學 骨科訪問醫師

 

部落格:踏腳石─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

熱門文章
國旅沒救了?內行揭「2大致命傷」:被自己玩死 台灣人也挺不下去
國旅沒救了?內行揭「2大致命傷」:被自己玩死 台灣人也挺不下去

TVBS新聞網

曬太陽是天然的血壓藥?研究曝每天「曬太陽30分鐘」防心血管疾病
曬太陽是天然的血壓藥?研究曝每天「曬太陽30分鐘」防心血管疾病

uho優活健康網

台中豐原5口命案新進展 黃金團購主今晨羈押禁見
台中豐原5口命案新進展 黃金團購主今晨羈押禁見

CTWANT

快訊/小哥哥艾理捲假壯陽藥風波 發聲明切割稱受害者
快訊/小哥哥艾理捲假壯陽藥風波 發聲明切割稱受害者

上報Up Media

颱風將生成「最新路徑曝光」!專家揭侵台機率
颱風將生成「最新路徑曝光」!專家揭侵台機率

TVBS新聞網

昏厥、暈倒怎麼辦?三大原因一次了解,「沒前兆的」快就醫!
昏厥、暈倒怎麼辦?三大原因一次了解,「沒前兆的」快就醫!

今健康

「火雲邪神」張榮麟印尼賽場猝逝 撞壇一哥心肌梗塞享年40歲
「火雲邪神」張榮麟印尼賽場猝逝 撞壇一哥心肌梗塞享年40歲

記者爆料網

豐原五口命案有新證據!「李團長」遭聲押禁見
豐原五口命案有新證據!「李團長」遭聲押禁見

中天新聞

新颱風恐襲台!專家警告:週末恐直撲台灣
新颱風恐襲台!專家警告:週末恐直撲台灣

品觀點傳媒

79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