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控今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子公司台灣人壽隱含價值(EV),截至2024年底為3036億元,比2023年底的2587億元,增加449億元;每股隱含價值由41.6元,成長至48.8元。如果以中信金控股數計算,每股隱含價值15.5元,也較2023年底的13.2元增加。
至於台幣升值影響,高麗雪表示,中信金子公司台灣人壽4月受到美元大幅貶值1.2元的影響,產生較大匯兌損失,單月稅後淨損13.22億元,不過累計前四月稅後仍獲利42.77億。
台壽策略長葉柏宏說,台幣兌美元每升值0.1元,對台灣人壽匯損影響約2.6億元;避險部位有採取沖銷,避險比例3月底提高至45%,現在升至53%,但避險成本大幅上升,現階段不適合再拉高避險比,等避險成本下降後,再做進一步規劃;現階段不會做外匯價格準備金,現有部位140億元,年底等接軌IFRS 17,再一併做考量。
至於關稅戰影響,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說,銀行授信部位沒受到影響,都在掌控中;台灣人壽的投資部位,以固定收益為主,影響沒有那麼顯著,股票部位以穩定收益為主,資本利得為輔,因此,未實現損失雖有影響,但都在可控範圍。
高麗雪説,中信內部有評估三種情境分析,最嚴峻的情境是川普關稅政策沒有調整的話,預估全球經濟將下跌1%;比較可能的狀況是整體稅率約達15%,則預估全球經濟將下降0.5%;最輕微的情境是關稅基礎稅率10%,如此,預估全球經濟將下滑0.3%。
高麗雪表示,中信金向以銀行業務為主,銀行業務占比7,其他非銀行業務占比3,在現在的環境下,相對顯得更穩健,未來將持續以73比來推動業務。
高麗雪說,中信金預估美國今年第3季可能降息,今年將降息3碼,不過,環境變動大,隨時要動態調整。
談起中國大陸的曝險,高麗雪說,當地的資產品質微幅回升,中信金現階段關注重點是維持穩定,加強授信控管。
中信銀去年底對中國市場曝險比是58.9%,今年首季是56.8%;曝險金額來說,去年底是台幣1923億元,去年底是1994億元,首季下降72億元。
獲利來看,中信金日前已經公布4月稅後盈餘26.53億元,稅後EPS約0.14元,累計前4月稅後盈餘225.61億元,稅後EPS為1.16元。
中信金第一季稅前盈餘245.7億元,稅後盈餘199.1億元,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7.3%,稅後資產報酬率(ROA)0.91%,每股稅後盈餘(EPS)1.02元。
中信金表示,首季獲利表現亮眼,子公司中信銀行首季獲利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帶動金控整體收益表現。
中信銀第一季合併稅後盈餘134.4億元,主要受益於存放款基盤及利差持續擴大帶動淨利息收益,年成長18.9%;此外,財富管理、信用卡及授信等業務動能穩健成長,加上首季的年節效應,帶動彩券銷售,推升整體手續費收入,整體稅後獲利年成長11%。
中信銀第一季合併逾期放款比率0.49%,逾期放款覆蓋率323%,資產品質穩健。
保險業務方面,受惠投資型及外幣保單銷售成長,台灣人壽第一季初年度保費收入142億元,年增22%。
本文由《品觀點》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