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大戰開打,中國硬槓美國不肯就範,學者專家預估中國外銷市場將受重傷,不僅GDP可能下修到2%,就連失業率也將增至目前的1倍,達到11%,失業人口數直逼6000萬人,如同一場災難,將嚴重衝擊中國社會穩定,甚至引爆新版的「白紙運動」,進而威脅到中共政權。
美中關稅戰白熱化 重傷中國出口市場
川普2.0將美中關稅戰推到最高峰,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計最高達245%,平均關稅率約54%到145%,對中國經濟造成顯著衝擊,特別是在出口導向的製造業和供應鏈領域。
關稅戰引爆中國失業潮 失業人口恐上看6000萬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占璽就預估,美中貿易額可能在未來的半年縮減80%,不僅GDP可能下降3個百分點,只剩下2%外,失業人口更可能上看3000萬人,失業率如果疊加目前既有的5%點多,未來可能就是增加1倍,上看到11%,這將對中國形成巨大的壓力,如同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他說:『所以其實不考慮美中貿易戰的這個情況下,今年失業率可能就超過3000萬,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導致本來其實已經有工作的,特別是在製造業跟出口相關行業的勞工因此而失業,那麼它所形成的就業壓力,對中共來講,可以說是一個災難程度的,一個龐大的問題。』
中國失業挑戰社會穩定度 恐引爆新版白紙運動
事實上,自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245%的關稅後,中國對美出口幾乎停滯。不僅企業面臨訂單銳減,同時,航運業也出現「空班潮」,中國至北美的貨櫃運輸量急劇下降,中國官媒也坦承,短期難逃經濟下行壓力風險,特別是外貿依存度高的沿海地區。企業工廠面臨停工、倒閉風險,影響整體經濟信心。
也因此,中國的失業風險將持續攀高,王占璽就認為,在失業人口不斷上升的狀況下,中國社會的穩定度也將面臨嚴竣的挑戰,雖然中共已祭出各項因應措施,甚至還透過官媒,希望以民族主義,甩鍋美國,緩解民眾反彈的壓力,但他相信只要時間一長,仍然可能有引爆新版「白紙運動」的可能。
他說:『在新冠疫情前後3年的過程當中,其實前兩年,民族主義這樣的情緒,其實也是當時維持社會穩定的一個基礎,但是我們看到2022年,其實民族主義的情緒,已經不足以讓中國不同地方的民眾共同去接受,所謂的封控政策的持續推進,甚至產生了各種的反彈,最後引爆出所謂的白紙運動,這樣的軌跡會不會在美中貿易戰接下來的發展進程當中,再次的出現,我想也是值得觀察的。』
白紙運動引爆 恐仍須更多條件配合
對於王占璽的說法,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教授孫國祥也基本認同,但他認為,能不能發生「白紙運動」,恐怕還須要許多條件的配合,並非一蹴可幾。
他說:『除非就是有一個類似,舉例而言數萬人的工廠,全部一起裁員,不是零星的裁員,如果是一家,如果是比較大型的工廠整體性的倒閉,或者是整體性的裁員,然後人民能夠,就是這些勞工朋友可以團結起來,共同要求要工作,如果有一家公司這樣做的話,其他可能就可以變成風吹草偃的這種態勢,它就會變成一個比較大的所謂的不穩的趨勢了。』
過度使用民族主義 恐反噬中國政權
至於中共利用官媒宣揚民族主義,要民眾共赴國難的做法,王占璽則持保留態度。他認為,民族主義不能當飯吃,過度使用,沒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形成一股反撲的力量,為中共政權帶來更大的壓力。
他說:『民族主義的情緒畢竟不能當飯吃,它可能在短期之內,凝聚大家的共識,讓大家比較心甘情願去接受眼前的困境,但是一旦這個美中貿易戰,如果說不能夠快速的這個緩解,那麼很多衍生出來的周邊效應產生,直接衝擊到大部分人群的實際的這個生活的時候,那麼其實它也有可能形成一種反撲,對中共政權帶來更大的壓力。』
民眾反彈有別於傳統抗爭 中國維穩系統難防堵
只是一旦反彈出現,中共是否能透過維穩壓制民眾的抗爭?王占璽分析,許多社會不穩定的力量,它不一定和過去傳統的抗爭維權行動一樣,有可能是個別、頻繁或持續地出現,造成社會恐慌,這其實不是維穩系統可以防堵的。
他說:『比如說我們看到所謂的無差別攻擊,或者說是一些不是因為經濟的權益,但是是因為這個社會不滿的情緒,突然引爆出來的抗爭,其實都還蠻頻繁的出現,特別從今年下半年以來,其實我們都看到這樣一個現象持續的在出現,那麼在很多社會問題在持續惡化的氛圍當中,這些事件恐怕是維穩系統沒有辦法充分去防堵的。』
王占璽進一步分析,要解決這些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最後還是必須由中美領導人出面會談,才可能有解,可惜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短期內,中美關稅大戰完全沒有和緩的跡象。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商耕耘20年 成就埃及最大自動化成衣廠
原擬交付廈航 波音新機返回抵達美國西雅圖
學者談關稅戰:中國能反制但應「以戰促和」避免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