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油煙問題一直是許多人所忽視的健康隱患,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油煙中,可能對呼吸系統造成損害,並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無毒教母譚敦慈近日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自己烹調時堅持不做「2件事」,絕對不會高溫爆香以及不洗鍋就直接炒下一道菜。

譚敦慈在節目中提醒,烹調時絕對不會進行高溫爆香,因為當油冒煙時就會產生「有毒物質」,不論是吸入或食用都會傷害身體。她建議民眾改用加水的低溫烹調方式,如蒸、煮、滷等,可以避免產生油煙。
此外,第二個要避免的習慣是不洗鍋就直接炒下一道菜。譚敦慈指出,許多人在煎魚後不洗鍋,接著炒下一道食物,認為可以增添香氣,但這是錯誤行為。她強調,每煮完一道菜都應該清洗鍋具再繼續料理,以避免產生致癌物質。
對於不沾鍋的清潔,譚敦慈提醒,不要在鍋具剛使用完還很熱時就馬上用熱水沖洗,以免破壞塗層,建議先用廚房紙巾擦拭,再倒些油擦拭一遍,以油抑油的方式清潔會更有效果。另外,鍋子外圍也需要清洗,否則沾染的髒污在下次烹調時也會產生有害煙霧。
譚敦慈強調,最重要的是烹調完熄火後,家中PM2.5含量仍然很高,這時不要急著關閉抽油煙機,應該繼續開啟5到10分鐘,確保室內空氣品質。
婦產科醫師張瑜芹在臉書上指出,烹飪油煙中含有多環芳香烴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長期暴露可能導致哮喘、支氣管炎甚至肺癌等疾病。油煙中的氮氧化物會加速血管壁老化,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微小粒子則會刺激眼睛,造成疼痛和紅腫;苯類物質更會影響神經系統,引起頭痛、失眠和記憶力下降等問題。
延伸閱讀
軍備局105公厘輪型戰車研發終止? 陸軍司令部否認
陸年輕寶媽顧兒過勞「累到吐血」 一查竟是胃癌末期
貿易戰有望降溫?川普:美中正私下進行「良好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