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管署今天(1日)公布我國新增2例百日咳病例,為高雄一起家庭群聚案件,今年累計至今共11例百日咳病例,創6年同期新高,主要是國際疫情嚴峻、疫後旅遊潮導致台灣受影響。疾管署提醒,6個月以下嬰兒是重症高危險群,呼籲家長按時攜帶孩童接種疫苗。
疾管署1日公布我國上週新增2例百日咳病例,為高雄一起家庭群聚案件,指標個案為2個月大女嬰,3月初出現咳嗽症狀,期間數度就醫症狀未改善,且伴隨嘔吐、哮喘等情形,3月中旬第六度就醫,前往醫院新生兒科門診,因咳嗽超過2週,醫師懷疑為百日咳收治住院,通報採檢後確診,目前已出院。女嬰同住的7名家人中,母親及外曾祖母採檢後於3月28日確診,研判為一起家庭群聚,疫調發現外曾祖母於今年1月中旬時便出現咳嗽症狀,研判可能是感染源,但7度就醫未診斷出為百日咳,其餘5名家人則進行預防性投藥。高雄衛生局共匡列99名接觸者,預計監測至4月22日。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國內今年累計至今共11例百日咳病例,其中包含4起家庭群聚,病例數為6年同期最高,其中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27%為多。至於國際疫情,鄰近國家去年起百日咳疫情上升且嚴峻,日本今年以來病例數快速上升,為2018年來最高,中國、越南、韓國病例數也暴增。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台灣今年百日咳病例創新高主要與疫後觀光潮有關,但台灣疫苗接種率高,群體免疫力佳,雖個案數較往年多,但並未暴增;他也提醒流感流行期已過,醫師若遇久咳不癒的患者,須特別留意可能罹患百日咳。他說:『(原音)我們台灣因為也會有很多的民眾出國跟國外的觀光客來,所以也沒有辦法說完全在這一波裡面置身於外,不過至少相對於我們鄰近的國家,都是動輒幾千例、甚至幾萬例來講,我們都還是在大概兩位數,所以表示說我們的群體的白日咳的免疫力都還是不錯。』
防疫醫師李宗翰指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常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症狀包括持續咳嗽超過2週,並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6個月以下嬰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發肺炎、腦炎、抽搐甚至死亡。
羅一鈞表示,若未接種疫苗且未經治療,6個月以下嬰兒感染百日咳的致死率為1%-3%。他強調,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他呼籲家長按時攜帶孩童接種疫苗。
百日咳介紹。(疾管署提供)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今年首例百日咳 2個多月大女嬰確診
國內增2例百日咳校園群聚 「1傳17」傳染力高
百日咳再增3例創5年同期新高 「1傳17」恐已社區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