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清明節期間民眾的食品安全,南投縣衛生局執行「114年度節慶時令清明節食品業稽查專案」,針對食品製造與販售業者進行查核與抽驗,共計抽驗26件食品,檢驗項目涵蓋食品添加物、黃麴毒素及甲醛等可能影響健康的成分。經過檢驗,所有樣品都符合規定,民眾可以安心選購節慶食品。
南投縣衛生局前往傳統商店、商行、便利商店、連鎖超商及一般攤商抽驗,項目包刮豬肉乾、紅龜粿、素三牲、發糕、草仔粿、湯圓、黃豆、白胡椒粒、炊粉、豆干、潤餅等。
縣府衛生局表示,清明時節天氣炎熱,民眾在祭祖時,熟食建議於2小時內冷藏保存,用餐時應充分復熱;如在常溫下存放超過4小時,應避免食用。此外,選購食品時應注意包裝標示是否清楚,包含成分、保存期限與有效日期等資訊,並妥善保存食品,避免因存放不當導致變質。食用前,食材應充分加熱,並養成飯前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以降低健康風險。
衛生局表示,將持續加強食品稽查與安全監測,防範不法食品流入市場。民眾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及消費疑義,可致電縣府衛生局服務專線049-2231994洽詢。(張文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