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已經發動一連串關稅措施,對盟友和對手帶來衝擊,並誓言4月2日將是「解放日」,鎖定了與美國有長期貿易逆差的國家。
人們可以預期會發生什麼,以及後續還會發生什麼?
實施一連串關稅
川普在2月初開出第一槍,宣布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祭出達25%的關稅,要求他們必須做更多以停止非法移民和非法毒品芬太尼(fentanyl)走私進入美國。
雖然他後來把這些關稅的實施時間延後到3月,並在稍後提供部份減免措施以幫助汽車產業,但是在4月2日後的豁免情況仍然不明。
中國沒有取得這段期間的緩衝。川普政府對來自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產品額外施加了20%的關稅,指控中國在芬太尼等毒品供應鏈中的角色。
川普並特別鎖定一些關鍵部門,對鋼鋁進口實施25%的關稅,從3月中開始生效。在此同時,對進口汽車的關稅將從美東時間4月3日凌晨12點零1分(台北時間下午12點零1分)開始生效。
川普也對直接和間接購買委內瑞拉石油的買主全面實施25%的關稅,最快可能在4月2日開始實施。
分析師的預期
川普尚未詳列他的對等關稅規模,這些關稅的目標是要修正他認為不公平的貿易逆差情形。
這些可能會針對大約15%的美國貿易夥伴,被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稱之為「骯髒15國」(Dirty 15)。
分析師預期這些國家可能類似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ade Representative)在確認不公平貿易國家時提到的國家。
在名單上與美國具有重大貿易逆差的經濟體包括中國、歐洲聯盟(EU)、墨西哥、越南、台灣、日本、南韓和加拿大。
根據美國白宮,川普的對等關稅將考量這些國家對美國商品實施的關稅,和其它因素,包括增值稅或數位服務稅。
川普可能在4月2日進一步實施特定領域關稅,並在稍早指出,計劃鎖定製藥業、半導體、和木材相關產業。
報復措施
美國的貿易夥伴已經對川普的措施進行反制。
中國已經快速針對美國農產品,像是大豆,實施10-15%的反制關稅,而歐盟在應對美國的鋼鐵和鋁關稅上也推出反制措施。
歐盟已經威脅從4月開始分階段針對大約28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實施關稅,影響的商品從波本威士忌(bourbon)到重型機車。
不過這些關稅已經被延遲到4月中,以允許更多時間對話。在此同時,川普也警告要對歐洲的紅酒和烈酒實施200%的懲罰關稅,讓國外生產商和美國企業感到震驚。
最近,主要歐洲經濟體已經敦促歐盟企業針對川普的汽車關稅採取行動。
加拿大則就價值大約600億加幣(42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施加關稅,對鋼鐵產品、鋁和像是電腦等項目帶來衝擊。
不過墨西哥將等到4月初再做出全面回應。
其它調查
川普的貿易行動在4月2日之後會持續,他已經下令針對木材和銅進口進行調查。
這些都可能構成進一步關稅的基礎。
同時,在川普尋求「復興」美國造船業之際,美國貿易代表署已經在調查中國在海事和物流領域的作法。
美國貿易代表署已經發現需要對北京的政策採取行動,提出的措施包括對中國建造的船隻徵收達150萬美元的入港費。
不過企業界正抗議這項計劃並警告,在貨船尋求避免支付新費用之下,會出現成本提高以及壅塞的情形。
「美國優先」行動
同樣地,在川普就職日簽署的一項「美國優先貿易政策」下,一連串報告將在4月1日到期。這些可能導致更多的貿易行動。
要交付的成果包括針對華盛頓和北京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升高的關稅戰休戰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調查結果。
這項命令也呼籲提出出口管制建議,以取得美國科技領先,並對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貿易協議進行調查。
這項命令也尋求檢視與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提案。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川普節節進逼 中共官媒喊話兩國完全可以互利共贏
因應川普關稅政策 政院完成情境分析及衝擊評估 協助產業
川普稱有辦法第3任 專家:修憲門檻極高幾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