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健署近年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提供39歲以下女性最多6次試管嬰兒療程補助,但40歲至44歲女性僅3次,且限植入2顆胚胎。「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直言,若40歲以上女性想生育,就應該鼓勵,呼籲放寬年齡限制與增加胚胎數。
現行不孕症補助規定,受術妻在39歲以下施行試管療程並順利活產前,最多補助6次,植入胚胎數最多4顆;40至44歲者最多補助3次,每次限植入2顆胚胎。
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黃馨慧說明,據國健署統計,40歲以上女性平均要接受6次療程,才有機會抱回1個寶寶,38到40歲則約3次療程,「這還是比較樂觀的算法」。
台北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指出,38歲以下植入2顆胚胎的成功率高達6成,但40歲以上只剩4成,年紀愈大、成功率愈小。台灣新生兒龍年紅利已消失,人口呈現「生不如死」,若40歲以上女性想生,就應該給予鼓勵,但政策不僅存有年齡歧視,更反其道而行,把補助次數砍半,導致許多有意願的家庭只能無奈放棄。
曾啟瑞觀察,台灣女性呈現不婚、不生、不育「三不趨勢」,與房價高漲、育兒環境不友善均有關。他呼籲放寬試管嬰兒補助的年齡限制,40歲以上同樣補助6次,並增加每次植入胚胎數至4顆。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尊重各界想法,然而愈高齡、成功率愈低,且母嬰風險增加,考量安全及成功率等因素,經專家學者討論後決定補助條件要有年齡限制,未來除非有更好實證,可另外考慮。吳昭軍說,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計畫將以女性乳癌凍卵、男性血癌凍精優先,目前經行政院建議,將邀集婦幼、家庭等倫理團體討論,目標仍盼今年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