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處處可見的連鎖壽司店,在今年爆發了許多新聞,從與日韓各個IP聯名,到發生各種預期外的事件,像是壽司郎「守宮事件」,讓顧客大呼不衛生;藏壽司「吉依卡哇之亂」要扭蛋不要壽司的亂象等等,都讓積極行銷、經營品牌聲量的壽司店受到打擊。究竟各壽司品牌的IP聯名以及突發事件,對品牌的聲量與好感度的造成什麼影響?i-Buzz接下來將逐一分析。
壽司郎與藏壽司聯名當紅IP聲量創高峰,爭鮮創意新品難以競爭
觀察各連鎖壽司品牌的聲量趨勢,可以清楚地發現每個品牌的聲量高低峰。究竟是什麼事件讓聲量驟升或驟降呢?讓我們一一探究各品牌的聲量亮點。
1、壽司郎
在2024年2月時,壽司郎與日本Vtuber重量級代表hololive鯊鯊古拉聯名,推出限量貼紙、閃卡等,引起話題高峰,搶佔了2、3月的聲量來源。但在6月時,卻發生有女大生帶寵物「守宮」前往壽司郎用餐,並將寵物放置醬料盤上,引起譁然。10月時又發生有消費者故意將整袋檳榔放在旋轉盤上,讓人認為此消費者的惡搞行為是刻意模仿之前的新聞,引起爭議。
2、藏壽司
藏壽司則以一連串與高人氣IP合作的活動,帶起一波波聲量。2024年5月藏壽司推出「快問快答」活動,抽獎獎品為韓國BT21玩偶,幾天後又推出「角落生物」的玩偶抽獎,使5月的聲量被衝高。在8月底時,更與來自日本的超火紅IP吉伊卡哇聯名,引起「全台吉伊卡哇藏壽司之亂」,民眾瘋狂到為了獲得扭蛋,不惜請人代吃、外帶也想要抽中喜愛的周邊。然而也因為這波吉伊卡哇之亂,消費者為了湊扭蛋點數,點了大量食物,吃不完要求外帶,或是出現「甜點外帶」教戰守則,造成其他消費者點不到甜點的困擾,也讓沒有提供外帶服務的藏壽司左右為難,畢竟藏壽司曾在4月爆出有人在藏壽司用餐疑似食物中毒,在食物衛生部分,藏壽司必須更謹慎面對。
3、爭鮮
老牌迴轉壽司「爭鮮」則在2024年4月聲量最高,當月推出了6款結合異國風情的星馬風味壽司、又推出爭鮮海味祭6款,以擅長的創新口味壽司搭配抽獎餐卷等活動,衝高聲量。6月時,爭鮮又推出了水果季創意壽司新品,更在10月時,開始跨品牌合作,和韓國文創品牌「JOGUMAN」推出壽司系列周邊,抽機票等活動,然而討論熱度相較於主要競爭對手稍顯不足。11月時,爭鮮再一次嘗試結合異國創意料理,用韓式風格的料理與日式的壽司組合而成,聲量依舊表現平淡。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來台展店的壽司品牌壽司郎與藏壽司,其聯名IP多以當紅IP為主。這或許與日系品牌對流行文化的高敏感度有關,且由於母公司地緣優勢,不僅能快速掌握日本流行趨勢,快速引入在台灣也擁有高知名度的IP。反觀本土品牌爭鮮,儘管嘗試多元策略,如開發異國創意料理或與韓國文創品牌聯名,卻未能成功掀起話題熱潮。
負面新聞拉低品牌好感度,壽司郎火速處理危機成功止損
從聲量趨勢可以看出大事件引發的網路討論,進一步觀察品牌好感度趨勢圖可以看出這些大事件對於品牌的好感度是否有影響。
壽司郎透過1月的聯名預熱宣傳,以及2月正式開跑的活動貼文,成功帶動消費者從期待到瘋搶的熱潮,雖一度爆出「醋飯天條」等揶揄意味濃厚的網與出現以諷刺活動失控的部分,但整體仍是有利於曝光和好感度的提升。隨著聯名熱度在4月逐漸退燒,好感度回落至平均水準。然而,6月底「守宮事件」爆發,導致品牌好感度下滑,使6月底~7月成為全年好感度最低的時期。針對此事件,壽司郎迅速採取應對措施,包括全店碗盤消毒與提告當事人,多數網友對提告表示支持,認為提告具有警惕性作用,有助於維護用餐環境,這些應對措施成功抑制好感度的下滑,有效控制了事件對好感度的負面影響。
再來觀察藏壽司的好感度,可以發現藏壽司在4月食物中毒事件後,聲量急速下降,直至5月推出角落生物及BT21玩偶抽獎使好感度回升,接續吉伊卡哇要推出聯名的預熱消息,讓好感度持續升溫。然而,好感度在8月後沒有如預期般繼續衝高,而是停止爬升,到9月都持平,主要原因是聯名活動後續引發的各種亂象,讓期待聯名、喜歡獎品的正面評價,與不理性消費者造成的負面評價互相抵銷,失去了聯名原本能帶來的正面效應。
而爭鮮4月因推出星馬風味系列以及海味祭,好感度一路上升到5月的高點,隨後逐漸恢復平緩,並在10月初至11月底和JOGUMAN聯名時再度爬升,11月更推出「寒時韓食」韓式季節限定新品登場,利用抽獎卷配合產品新口味等活動提升消費者的好感。爭鮮雖聲量排行不如其他品牌,但由於較少負面新聞影響,品牌好感度隨著行銷活動累積,達到不錯的效果。
危機就是轉機 爭鮮耐心應對奧客獲好評
網友對於壽司的評斷標準非常一致,不管什麼品牌的壽司,幾乎所有面向都會被討論到,行銷活動雖能帶來聲量,但最終還是必須回歸到餐點、服務及價格的比對。
細看雷達圖仍能看到各品牌間有些微差異,例如:壽司郎在食材、餐點豐富度方面贏過其他兩個品牌,2024年行銷檔期也安排的比較密集,像是11月推出菇菇甜品,12月聖誕節更緊接推出第二彈新品甜點,可見甜品是壽司郎除壽司外最為突出的品項。
爭鮮則是以口味與服務略勝一籌,如前文所述,爭鮮在2024年推出許多異國風味新品,在口味上頗獲青睞;服務方面的好評則主要來自一則新聞,一名70歲老翁因不滿排隊等候太久,而對女店員咆哮,然而店員耐心的回應,讓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態度超好,店員與品牌的處理,讓消費者注意到爭鮮的服務態度。
IP 聯名無疑是影響話題熱度的關鍵因素。相較於韓國文創品牌 JOGUMAN x 爭鮮的聯名,日本品牌在聯名合作上的敏感度較高,因此在市場上能夠引發更大的關注。若品牌希望透過聯名來提升話題熱度,應優先搶下最具討論熱潮的IP,才能達到更佳的討論效應。
然而,高討論度並不等於高好感度。雖然聯名是一種快速提升聲量的方式,但也可能伴隨爭議與負面討論,導致品牌好感度下降,或是未能有效轉化成好感度的提升。因此,品牌在策劃聯名策略時,應事先評估可能衍生的問題,並準備相應的應對方案,以降低風險並確保品牌形象不受影響。
雖然聯名活動能帶來聲量,也會影響好感度,但回歸到連鎖壽司業的核心,品牌的競爭力仍然來自於產品與服務本身,無論是餐點的豐富度,還是服務品質,都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因素。例如,爭鮮在面對奧客時的應對措施,或是壽司郎密集推出新產品的策略,這些都為品牌帶來差異化優勢。因此,除了透過聯名創造話題,品牌更應回歸本質,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
【本文獲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迴轉壽司IP聯名是把雙面刃!產品與服務仍是核心競爭力】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日本料理不可缺的的油炸豆腐還能細分三種?包裹豆皮壽司的「油豆腐泡」一天就賣出超過1千萬個!
▶在有限形式中追求無限的細緻差異!拉麵如何成為日本文化代表?
▶日本麥當勞與可口可樂的AI廣告為何被罵翻?AI食品廣告在恐怖谷效應下還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