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寶山
未來的9-15個月是川普執政團隊實施新政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陣痛期,在MAGA的旗幟下,即使是美國的盟友也要付出代價,因此美股與台股的連動性將打折扣,因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手段並不一定是互惠的,自從台積電擴大1650億美元赴美投資,後續發生的事情著實讓股民興奮不起來,甚至有點冷眼旁觀的感覺。
川普新政負面影響陣痛期 美股與台股連動性將打折扣
就好比美東3月24日的道瓊指數收盤漲597.97點、+1.42%,突破20日均線壓力,那斯達克指數也是站上20日均線之上,但3月25日的加權指數雖然上漲,但連20日均線也沒碰到,從2月27日5497億大量下跌後,成交金額持續萎縮,3月24日僅剩2508億元,來自川普新政的變數太多,只好從源頭釐清,了解到底川普的施政動機是什麼著手。
美國財政部長是川普團隊裡算是最後幾位才確認的人選,而貝森特(Scott Kenneth Homer Bessent)能夠脫穎而出,很重要的關鍵是來自華爾街基金的背景,在最近的一次媒體訪談中,貝森特用了不小的篇幅說明自己在華爾街的經歷,其中包括剛入行是在索羅斯基金,跟著吉姆.羅傑斯實習,後來遇到被稱為「半神」的導師─Stan Druckenmiller,是一名自上而下的投資者,也就是宏觀交易者,秉持著政府應減少對市場干預的理念。
防疫措施引發失業與通膨 財務壓力轉移給政府
貝森特很明顯的受到Druckenmiller的影響,他表示:「作為一名宏觀投資者或宏觀交易員,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要瞭解央行的行動方向,清楚政府債券的走勢,還要和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家交流,瞭解全球資本的流動情況。
」
是的,貝森特尊重聯準會的獨立性,明白對聯準會利率決策下指導棋將會引發市場動盪,因此將矛頭指向前財長葉倫的美債標售策略,貝森特認為葉倫犯的一個重大錯誤就是持續在短期發行美債來為赤字融資,這給未來九個月帶來大概有9到10兆美元的美債需要再融資。
聯準會為了抗通膨而維持高利率,造成美國每年必須負擔1.2兆美元利息,川普團隊意識到美國的債務高到已經無以為繼即將崩壞的地步,所以下了決心要把赤字占GDP的比例控制在3%到3.5%,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公布的數據,2024年10月預算赤字占美國經濟比重超過6%,在經濟擴張期間屬於嚴重超標水準,遠高於過去50年的歷史平均值3.7%。
當然這也是因為COVID-19疫情期間,面對未知的生命威脅,全球防疫措施造成了供應鏈瓶頸,引發大量的失業與通膨壓力,完全執政的拜登政府的作法是把民眾的財務壓力轉移到政府,提高政府舉債、發放失業補助金。
川普政府當務之急 「去債務、打赤字、降通膨」
而貝森特指出,到了2021年疫情已經過去了,經濟開始復甦,直指拜登政府還在發放失業金,以及擴大財政支出刺激經濟,是造成當下美國債務危機的原因,當然也提了聯準會的「通膨暫時論」的誤判。
總之,美國底層民眾飽受通膨之苦,都推給了拜登,而川普上任自然要跟拜登劃清界線,即「去債務、打赤字、降通膨,以及分配不平」等議題,是目前川普政府急於處理的問題。
什麼是美國夢?貝森特表示:「擁有一套房子,實現財務安全,過上一定程度舒適的生活,在工作中找到目標,能夠養家餬口,有選擇的權利,不用做兩份工作。
」讓每個人都去買房,認為這就是美國夢,因為中產階級60%的淨資產都和一套房子綁在一起,這也是政策最終導致房價每年都在上漲。
分配不均 高通膨讓底層受薪階層買不起房
既要房價上漲,又不引發通膨上升,過去靠著科技進步,帶動經濟成長,做到了這點。
但經濟是活的,要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美國陷入了一個不可持續的房地產泡沫,大多數人都買不起房了,而在前幾年高通膨背景下,對底層50%的受薪階層影響最大。
這些人群的實際購買力下降,因為底層25%到50%的受薪階層消費的商品籃子和前10%人不一樣,比如二手車價格、汽車保險、房租、食品雜貨等這些商品價格上漲得更快,而且他們還背負債務。
前10%的人擁有房子、股票者則從房市與股市的上漲中受益,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與不平等,而政府一直在承受這種分配不均帶來的後果,所以才有了美國夢已死的聲音。
貝森特認為美國的問題不是稅收不足,而是開銷過大,美國稅收平均占GDP 18%左右,正常來說,聯邦政府的預算占比在21%~21.5%左右,但拜登時期把預算占比提高到25%,也就是讓政府舉債挺民間度過疫情難關,但川普要面對高債務與高通膨的爛攤子。
控制預算 削減巨額債務 三個計畫實現美國夢
川普認為既要避免引發通膨,又要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還要讓人們以現在可行的方式實現美國夢,關鍵在於削減巨額聯邦債務,控制政府預算,於是擬定三個計畫。
計畫一,通過削減預算來降低政府債務槓桿,同時精簡政府人員。
另外,放鬆金融監管,可使民間企業重新加槓桿,填補政府降槓桿留下的空間,那些因政府裁員失去工作的人,也會被更有生產力的民間企業吸納。
計畫二,透過關稅手段,重新調整國際貿易體系,把製造業帶回美國,重振中產階級。
計畫三,利用關稅把某一些產業和供應鏈遷回美國。
貝森特主張削減政府預算要循序漸進,慢慢縮減赤字規模,避免經濟衰退,每削減3000億美元預算,就相當於GDP下降1%,到2028年讓赤字回到長期平均水準3.5%。
長期來說,美國的通膨目標是2%,實際GDP成長率是1.8%,名義GDP成長率就是3.8%,這樣預算才能平衡。
如果經濟成長率從1.8%提升到3%,甚至更高,經濟發展軌跡就會改變。
為美國人民創造資產 社保基金變成主權財富基金
很多人不理解,如果有股票等資產,資產會隨著通膨增值。
但如果沒有資產,所有東西的價格都在上漲,而薪資卻沒有增加,購買力就下降。
所以抗通膨、不被財富重分配,就要擁有資產。
美國一直把社會保障基金當作單純的安全保障,川普想通過設立主權財富基金等方式,成為一個為美國人民創造資產的總統,於是貝森特主張把社會保障基金變成主權財富基金,可以為所有美國人的未來投資。
美國政府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承接了大量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份,透過與烏克蘭經濟合作的討論,將也可以納入主權財富基金。
當下10年期美債殖利率是4.28%,只要投資報酬率高於當前的債務利率,就能促進美國經濟繁榮。
貝森特認為主權財富基金的長期回報率可以超過4.28%。
※理財周刊1283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聞熱線>三一東林攜手德國BRABUS 引領汽車高端訂製新趨勢
◎新聞熱線>桃園超蛋黃「大和御品苑」領城市升級新境界
◎新聞熱線>落籍湳雅正核心!生活機能齊備 新竹菁英聚焦「昌傑玥玥」
◎新聞熱線>綠線均一價 原地換新屋還剩這區
◎藝饗新視界>「無盡之境」──呂迦諾個展《ALL OVER》開啟視覺無邊界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失智症─高齡社會悲歌 慢下來 等等他們
◎發行人語>賺夠你的可支配所得
◎理善大家來>攜手守護綠色家園 環境生態護育產業工會志工隊招募中
◎全球理財觀>川普新政重新擦亮美國夢 9-15個月陣痛期不算什麼
◎新聞熱線>這檔股5奈米訂單逐漸增加高階製程優勢營收獲利雙創高
◎封面故事>年報選好股 2024賺很大 首季繼續賺 法人偷偷買
◎ETF風雲榜>台股3月ETF除息大秀落幕! 這五檔預估年化配息率飆逾10%!
◎AI機器人投資組合>面對三大不確定性 選股機器人如何抓住實質需求股
◎熱門產業選飆股>汰弱留強 科技布局不可少
◎價投實踐家>賺錢不知止 來得快去得快
◎房市觀察>央行沒祭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原因何在?
◎解碼房市>央行鷹眼盯著 329房市爆大量卻沒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