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呂佳恆
時序進入春季,冷氣團卻一波波來襲,冷暖空氣交替當心誘發心血管疾病,甚至埋下猝死危機!一名年約37歲男性,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卻不自知,某次因溫差大誘發心肌梗塞急診,到院時起初僅
胸悶
、
胸痛
,下一秒卻
突然昏倒失去意識
,經緊急電擊才救回一命。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郭志東醫師指出,每次遇上寒流來襲時,門診因
急性心肌梗塞
、
急性腦梗塞
的患者有增加趨勢,嚴重恐引起
猝死
危機;且不僅
長者
,
年輕族群
也可能是風險族群。
本身有心血管疾病 遇寒流恐埋下猝死的「未爆彈」
為何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就等於是埋下了猝死的「未爆彈」?郭志東醫師表示,臨床上最常見的狀況,是因溫差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使存於血管的斑塊破裂。當
血小板啟動止血機制、堵住血管時
,
心臟冠狀動脈此時容易阻塞
,引起所謂的「
心肌梗塞
」。不少患者病發前,對於自身症狀毫無警覺性,也因此種下誘發猝死的禍因。
根據衛福部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
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位居第2名及第4名,加上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等慢性病,共奪走5.6萬條性命之多
。除了疾病本身帶來的健康危害,
天氣變化造成的溫差
,甚至比
起單純的低溫更具威脅性
。郭志東醫師解釋,天氣冷時,民眾大多會處於溫暖的環境,衣服也穿得比較少。若突然移動至氣溫較低的室外環境,就有可能對血管造成明顯傷害、或使血壓暫時性升高。

心血管疾病照如何遠離猝死? 走路出現「1明顯變化」快就醫
郭志東醫師補充,所謂天氣造成的劇烈溫差,也體現在
從有暖氣的房間進入通風的廁所
、或
從戶外走廊走到露天溫泉的過程
。上述狀況都容易使人處於
劇烈的冷熱交替
之中,導致
血壓急速舒張
與
收縮
。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懂得辨識環境溫度、溫泉水域的溫差調節等,遠離劇烈溫差導致猝死的危機。
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前如有相關徵兆,應及早就醫以避免憾事發生。郭志東醫師指出,僅少部分患者在猝死前突然失去意識,而大部分患者通常會先出現相關徵兆,如
胸悶
、
胸痛
、
冒冷汗
、
呼吸困難
;或
平常走路不喘,但近來卻走1、2步就感覺到喘
,甚至
雙腳合併水腫
等情況,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危險因子,尤其若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盡快就醫檢查。
隨著
飲食西化
、
生活壓力
等因素,
心肌梗塞猝死也有逐漸年輕化趨勢
。因此,除了調整生活作息、飲食,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者,也要控制好自身的危險因子。郭志東醫師提醒,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經常存有迷思,以為疾病控制良好就可擅自停藥。以高血壓患者為例,若
擅自停藥恐使體內藥物濃度逐漸下降、血壓再度上升
。因此,若要徹底避免劇烈溫差引起的猝死危機、盡早就醫並遵從醫囑治療,才是真正的防範之道。
延伸閱讀:
低溫激增心血管「超額死亡」! 5大護心重點一次看懂
低溫、空氣汙染讓人狂咳不止! 營養師揭「最佳止咳食物」:4大作用保護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