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筆者還是一個國中生,對政治抗爭的理解僅限於課本中簡短的描述和電視新聞上偶爾閃過的畫面。2014年的夏天,筆者初次親身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的公民運動,那是第一次感受到香港人對自主權的渴望與堅持。
那年7月1日,「民間人權陣線」舉辦了名為七一大遊行的活動,目的是要求廢除功能組別,同時爭取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要有公民提名以及捍衛香港人的自主權。既當時主辦方表示參與人數高達51萬人,創下了十年來的新高。正值七月份的香港的天氣非常炎熱,但從新聞畫面中看到街頭的氣氛卻異常激昂。人們手持標語和旗幟,高喊口號,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決心和希望。
幾個月後,香港歷史上第一次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雨傘革命爆發了。這場抗爭運動因為參與者在警方發射催淚彈後,使用雨傘來防護而得名。根據中文大學的民調,超過20%的受訪者表示曾參與佔領,推算出的參與人數約為120萬人,佔全香港人口的六分之一。
筆者第一次走上街頭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由於好奇心的驅使,筆者和幾個同學決定去中環看看。到了現場,我們被那裡的氛圍深深吸引。台上有人發言,講述著香港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人群中不時響起支持的掌聲和呼喊。那一刻,筆者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連結感,仿佛每一個在場的人都與大家都有著不解的緣分。
受到這次活動的啟發,筆者回到學校後,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在校園內發起了一場靜坐抗議。學校方面出人意料地支持了我們,提供了場地和時間。我們在學校的操場上坐了整整一天,許多老師和學生都來到我們中間,聽我們分享對這次運動的看法和感受。
雖然雨傘革命最終並未能達到所有訴求,但它為香港的公民社會埋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運動過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對公民抗命有了更深的認識和尊重。香港人的抗爭精神在這場運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更重要的是讓所有香港人都知道大家都有一個共同追求的目標和方向;同時香港市民也在這段時間看清了警察只是淪為政府操縱政治的一個工具,而不再是保護市民和人民保母的角色。
然而,這場運動只是序幕。2019年,香港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公民抗命運動——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簡稱「反送中運動」。這一次,全港有近200萬人走上街頭,幾乎是雨傘革命的兩倍。這場運動不僅是對一項法律的反對,更成為了香港人對自由、民主以及未來命運的一場全面抗爭。
筆者當時已經不再是那個對政治一知半解的國中生。站在人群中,我更加堅信,這些經歷將會深刻影響香港的未來發展,也將永遠改變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在街頭上,我們不僅是在爭取自己的權利,我們也在為未來的香港書寫歷史。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十年前與十年後的香港(下)
在台外國人就醫記:為台灣醫療按個讚
中共不講理乾脆自己動手!「國殤日」特警段鵬怒殺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