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們已成大人,有時仍會因家庭而受束縛。寫這封信到樹洞的是怡亭,她是家中大姊,不婚族的她已過被催婚年齡,弟妹們結婚生子搬出去,她獨自照顧年邁硬朗的父母。
早期成長過程不好過,家中經濟不寬裕,重男輕女的觀念要求姊妹倆打工掙生活費,父母所賺僅供家用及胞弟精進的花費;怡亭大學時半工半讀,畢業後到處找機會;碰壁沒什麼,愈碰愈勇,心裡愈強大。
好不容易給怡亭闖出名堂,好多人想認識她拉攏關係。說實話,家人都以她為傲,連市場賣菜阿姨也對她熱情款待,說自己正用她研發的商品,早晚抹臉,年輕十歲,丈夫稱讚、客人踴躍;話說得浮誇矯情,但怡亭開心成就帶來的快樂。
可是,無形中她覺得自己像棵搖錢樹。母親察覺怡亭才能優異,賺錢速度快,於是放手花錢,何止如流水,簡直瀑布。
▲ 母親察覺她才能優異,賺錢速度快,於是放手花錢,簡直瀑布。(示意圖:資料圖庫)
嘴甜業務一洗腦,先斬後奏、眼也不眨下訂新建案房子,以母親姿態命令怡亭不准退,一定要買下給年邁父母住,頻誇新建案多好,花園寬敞、物業保全齊全,回家即享受五星飯店管理細心招待;嫌棄現居房子老舊,隔音不好、管理散漫、鄰居素質差。說到底就是爛,遮風避雨二十年的房子被母親批得一文不值。
錯愕是錯愕,但秉持孝順的心,母親開心尤其重要,再怎樣都是拉拔怡亭成人的養育恩情,買就買,錢再賺就有。新房父母住,怡亭留在舊房子。
興許留兩老在新房,少了她悉心照顧,母親絆倒摔傷後,怡亭自責不已,她自認忙著工作疏於照顧,急忙聘了居家看護,將新家裝潢成適合長者的環境。
▲ 母親絆倒摔傷後,怡亭自責不已,急忙聘了居家看護,將新家裝潢成適合長者的環境。(示意圖:資料圖庫)
為讓兩老睡得舒適,採買軟硬適中的新床墊,擔憂他們腰痠背痛,添購新型按摩椅,怕母親打掃勞累,準備掃地機器人,傢俱電器滿好買滿;本想這樣母親會開心,沒想到母親仍嫌棄,說空間不大,買一堆家電壓縮居住空間。嫌棄歸嫌棄,用得倒是挺開心,成天坐在按摩椅上追陸劇。
這種態度不僅只對怡亭,有次連假,親戚約定聚餐,母親私下將怡亭的表弟、自家外甥呼來喚去、買東買西,搞得表弟大包小包赴約,狼狽得很,又擅自把購物視作禮物,收得理直氣壯,絲毫沒有要付錢的意思。
怡亭提醒母親,表弟畢竟是她的外甥,不要瞎使喚,買東西一定要給錢,表弟只是代買沒義務做這些,年輕人月薪未及三萬,她眼裡的小錢,夠表弟用好幾天,何況是昂貴物品。然而,母親以沉默拒絕她的善意提醒。
怡亭無奈母親除了是情勒高手,更是冷暴力高手,責怪她冷落父母,說人老了沒用了、孩子理都不理好可憐,發脾氣說乾脆賣掉新房、搬回舊家,根本在整怡亭。
怡亭心生不滿,要她努力賺錢、出人頭地,又嫌她無暇陪伴,一週回去五天不夠多嗎?住新房難不成是她逼迫母親?一天到晚責怪威脅,有理說不清。
活到快五十歲,自大學畢業後拚了命賺錢,連感情都不談,光供奉雙親就佔據大半時間。說到底,她早沒了自由,至今還沒了自我,孤零零處在崩潰邊緣。
盡孝道並非榨乾自己、換取長輩的隨心所欲,你是人不是工具,是盡孝道,不是搖錢樹。孝順沒有準則,沒有什麼是應該的,這一切是出自你想報恩、體貼,於是善解人意、有求必應。
給出好意卻換來烏煙瘴氣,是否該開始思考,有沒有必要做到這地步?假若這件事超出能力範圍,就不要勉強。「能力範圍」不僅是經濟能力,也是你承受情緒負荷的能力;該重視的情緒,不是只有家人的情緒,也包括你自己的情緒。
不舒服、感覺被控制,為何不離開這樣的狀態?離開並非一走了之,而是學會拒絕,拒絕你不自在的事情、捍衛自己的主張。
說實話,家中不只有怡亭一個小孩,父母是三個小孩共同照顧,不該把責任全放在其中一個人身上,倘若付出開心,維持現狀沒壞處,但在付出的過程,總要問自己快不快樂、甘不甘願。你要和自己處一輩子,不能淨做違心的事。
一味順從他人意志,是很可怕的事。擅長讓你失望的人,怎麼會站在你的立場思考?
人們常忽略言語暴力的後遺症,認清你是個體,不是依附關係的嬰兒,只要你難過了,傷害就存在,要找回人生主控權;他用情感來勒索,你就用道理去回應,論什麼關係皆相同,不能將予取予求視作鞏固關係的軸心。
雖說不能選擇出生,但能選擇人生。不是每種血緣都有愛,親情的本意是滋養生命,並非剝削自我,不管是誰,都沒人有資格糟蹋你,沒辦法跳脫關係的迴圈,至少要疼惜自己,去拯救被消磨殆盡的意志,回到生機勃勃的生命軌道。
你辛苦的人生,已經生存得夠用力了,你沒欠一絲人情;若拿掉單方面的付出,對方仍重視你、為你著想,這才是愛。
積壓已久的事情是顆雪球,愈滾愈大,有天能壓垮整個世界。你有很多的不得已,但不能因此失去信念,要知道自己有辦法替人生做主,你的存在,不是用來彌補前人的缺憾,不該被困在過去,不必忍人所不能忍。
其實,我們都有選擇,清楚世上充斥著不公,但卻可以用自我意志去回敬,在你捍衛自己的過程,心裡就愈來愈強壯。
永遠提醒自己,要在無奈中學淡定、在失望中找勇氣;告別舊框架,就會帶來進步的事,繼續朝著期待的人生邁進。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終於願意善待自己的人:45則卡關的人生故事和治癒回應,讓每一段低潮苦悶的訴說,成為完整自我的開端》
【更多內容請上幸福文化粉絲團;本文由幸福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