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詳細!新生兒必走之路「玫瑰疹、腸絞痛、貧血」預防治療全掌握│BabyLike

超詳細!新生兒必走之路「玫瑰疹、腸絞痛、貧血」預防治療全掌握│BabyLike

BabyLike育兒經驗分享社群 2014-09-05 11:26

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一定都會遇到一些讓爸媽措手不及的症狀,寶寶哇哇大哭的瞬間,如果不是尿布濕或肚子餓,卻遲遲找不出原因時,就會嚇的家長們擔心、害怕,卻又不知怎麼處理。今天 BabyLike 小醫生又要出動了!要來告訴爸媽們,新生兒最常出現的 3 種身體狀況─腸絞痛、貧血、玫瑰疹,只要做好預防與正確的簡單治療,爸媽也能陪寶寶安心的度過新生兒時期喔!

 

▲ 嬰兒腸絞痛 ▲

因為新生兒不會講話,身體不舒服時,就會用哭做為主要的肢體語言,小寶寶夜啼,除了肚子餓、尿布濕、對氣溫冷熱的不適應外,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絞痛」,所以,首先要介紹的是,20% 都會出現的腸絞痛,嚴格來說,它並不是一個病名,而是一種「症候群」,它是由許多因素不協調所引起,常發生在 3 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不過約有 10% 的新生兒發病期會延長至 4~5 個月以上。無論寶寶是不是頭胎,是男孩還是女孩,是母乳喂養或配方奶餵養,這種情況都很普遍。新生兒長大之後,隨著神經生理發育的逐漸成熟,腸絞痛的情形自然就會逐漸改善。

 

什麼是腸絞痛?

小寶寶發生腸絞痛是很正常的狀況,在發育中的寶寶,因為腸道發育尚未成熟,所以腸蠕動還不協調,就會引起排氣多、放屁多的狀況,特別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偶爾放屁還會帶出一點點便便,肚子還會咕嚕咕嚕的叫。這時候寶寶因為不舒服就會用哭,來表達他的狀況,所以爸媽不用太擔心。只要保持寶寶舒服的體位,改善胃腸蠕動的方法,讓寶寶順利排大便就可以。

333 法則:一些兒科醫生將嬰兒腸絞痛定義為:「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至少 3 個小時,每週哭鬧至少 3 天,發作超過 3 週。」  

 

腸絞痛發生的原因

還沒有研究者對引起嬰兒腸絞痛的原因,做出明確且肯定的回答,但歸類出來,可能是出自下面幾個原因:

1. 腸壁蠕動的神經發育不成熟

3~4 個月以內的小寶寶,腸壁的神經發育不成熟,容易造成腸道蠕動不規則,部分腸道蠕動較快,部分蠕動較慢,糾結一起而導致「痙攣」疼痛。  

2. 脹氣

在寶寶的消化道裡,用來分解食物的消化酶或消化液還很少,消化母乳或者配方奶裡的蛋白質時,可能會造成肚子脹氣疼痛。另外,新生寶寶在哭鬧過程中,因為吞下過多空氣,這也會造成脹氣。

3. 過敏

有些牛奶過敏的小孩,不一定會拉肚子,但卻以腸絞痛來表現。

4. 心理因素

如果寶寶心情焦慮、緊張或憤怒時,也會引起腹痛或嘔吐,因此情緒不穩的新生兒較容易得此症。

 

腸絞痛的症狀

如果一個健康的新生寶寶無緣無故地哭鬧、尖叫或者激動,而且比正常情況下持續的時間長的多,為間歇性的哭鬧。這種間歇性的哭鬧過程,持續至少 1 個小時,甚至是 3、4 個小時,而且爸媽不管怎麼哄、抱都沒用,所有的安撫對寶寶來說好像都只在 1 分鐘之內有效,孩子可能因為吸吮乳頭和安撫奶嘴而停止哭鬧,讓你覺得找到了安撫的方法,但是馬上哭鬧又開始了;小寶寶哭到筋疲力竭方才罷休,或是在排氣、排便後才停止,就是新生兒腸絞痛。

 

3 大指標

1.時間:此種病症在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也有的寶寶在白天或者是晚上的任何時候都會哭鬧,整夜哭鬧不停的寶寶也有。不過最常發生在黃昏或傍晚,每天幾乎都發生在某一個固定的時段。

2.睡眠:傍晚或夜晚,寶寶會在睡夢中突然驚醒,接著大哭,給寶寶餵過奶之後寶寶還是不能平靜下來,或是給寶寶停止餵奶就開始哭鬧,即使哭著睡著了,睡得也不是那樣踏實,不到半個小時又會哭醒,寶寶的哭鬧持續時間很長,甚至持續 1 小時以上。

3.身體狀況:腸絞痛常見的症狀是突發性尖叫,有時會呈現聲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臉紅脖子粗,還會伴隨不停的蹬腿。有些新生兒還會有頭部搖晃、全身拱直、呼吸略顯急促的現象,哭的過程中,還帶著驚聲尖叫、臉色通紅,雙腿蜷縮,同時腹部會有點鼓鼓的,寶寶的兩手會握拳、四肢末端則常會呈現冰冷。

 

爸爸媽媽如何應對寶寶的腸絞痛

一旦寶寶發生腸絞痛哭鬧不安時,可用以下方式幫助寶寶減輕不適,雖然所有方法都只對一部分的情形管用,但媽咪們還是可以試試看喔:

 

1、飲食:可以給寶寶餵一點奶水,因為這是最容易讓孩子恢復平靜的辦法,尤其是親餵,因為吸吮可以讓寶寶有安全感,吃母乳還能有效的防止牛奶過敏的發生率。有些吃母乳的寶寶也有腸絞痛的問題,這時媽媽就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注意平常吃的東西裡,是否有可能引起過敏的成分,像是牛奶、咖啡或辛辣食物,可以試著停止吃這些食物,觀察寶寶的反應。在每次餵奶後,可將寶寶豎抱,頭靠在媽媽肩上,輕輕拍寶寶的背部,排出過多的空氣。最後,也可以試著改餵低過敏的新生兒奶粉,有時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2、按摩:媽咪可以熱敷或按摩寶寶的腹部,在手心塗一點嬰兒潤膚霜、潤膚油或是抹薄荷等揮發物,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揉寶寶的肚子,有助於腸道的氣體排出;或是用暖水袋熱敷寶寶的腹部,也可讓寶寶趴在膝蓋上,按摩寶寶的背部,緩解疼痛的症狀,如果真的不行,可以根據醫生的指示,讓寶寶通便灌腸,有時也會有效。

3、睡姿:寶寶睡覺的時候,可以用枕頭將寶寶保持在側臥位,或是讓他俯臥在熱水袋上,側臥的姿勢對寶寶的腹部有一定壓迫,可以緩解寶寶腹部疼痛。  

4、換個環境或換個人:有時候媽媽自己怎麼樣也搞不定的小寶寶,帶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反而睡得香,或者換個人照顧寶寶,也許寶寶就會停止哭鬧,因此換一個人哄寶寶是不錯的選擇。另外,當寶寶因腸絞痛而哭鬧不安時,如果媽媽也很著急緊張,這種情緒是會影響寶寶的,盡量不要把媽咪的焦慮情緒傳染給寶寶,要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還有環境也很重要,亢奮的寶寶在安靜的環境下會平靜一些,所以要保持房間的安靜,盡量避免客人的打擾,說話要輕一點,照顧寶寶的時候動作要慢一點。

5、襁褓的作用:可以用背帶背寶寶,這種親密接觸和移動經常有助於安撫寶寶,或是用小被子將寶寶輕輕包裹起來,讓寶寶在襁褓裡尋找最熟悉的記憶,襁褓的作用相當於媽媽的子宮,被包裹的感覺可以使寶寶找回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身體上的不適會逐漸減輕,慢慢安靜下來。

 

最後要提醒爸媽的是,如果寶寶一直哭,也不要「一直」通過搖晃來止住哭泣,因為如果爸媽太過用力的搖晃寶寶,會造成大腦的傷害,是非常危險的動作!此外,在確定寶寶是腸絞痛前,要先排除他的哭鬧有沒有什麼明顯的「病理原因」,因為他有可能不是單純的腸絞痛,而是腸胃道其他的疾病,像是胃食道逆流、幽門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症等,要等到確定沒有任何病理性因素存在時,家長們就可不必太過緊張,只需要耐心對待自己的小寶寶,度過 3 個月的「陣痛期」。 

 

▲ 小兒生理性貧血 ▲

嬰兒的造血系統和大人不一樣,而且會受到成長速度和外在因素的影響,所以 1-2 個月的新生寶寶,就會出現生理性貧血,因為寶寶在胎兒時期相對缺氧,紅血球生成增多,但出生後進入正常氧的環境,生成紅血球會減少,所以造成寶寶有貧血的狀態,這是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也是最常見的血液疾病,那麼爸媽應該要怎麼幫寶寶做護理呢?

什麼是貧血?

「貧血是指紅血球或血色素低於正常值之謂。剛出生的嬰兒,其紅血球會輕度增加,在第二週時驟降,至第二、三個月的貧血現象,我們稱之為生理性貧血。」

貧血症狀

貧血的症狀分為兩種,分別是急性貧血和慢性貧血,急性貧血比較需要注意,因為孩子的血液量比成人還少,一般大人小小的出血時並無大礙,但換作是寶寶出血,就有可能會致命;急性貧血時,寶寶會出現皮膚、指甲床、結膜蒼白、乾燥的狀態,也會心跳急速、脈搏加快、呼吸數率快且深,這個時候小孩會出現嗜睡、食慾不振、容易疲勞的現象。跑一下、跳一下就喘氣不已,好像很累的樣子。而慢性貧血的小孩,因為貧血已經有一段時間,且病程發生緩慢,反而不會有明顯像上面說的症狀,但值得注意的是,哭鬧不休也是貧血的症狀之一,媽咪可以多觀察與確認。

貧血原因

新生兒時期(出生後一個月內):剛出生的寶寶因為建立了肺呼吸系統,「血氧飽和度」比胎兒時期上升,會使紅細胞生成素明顯減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血變少了,寶寶便貧血了,除了這個主要原因之外,急性出血、新生兒溶血、及敗血症也很常見。急性出血包括臍帶結紮過鬆、過早,或出生過程中發生生產傷害、頭部血腫。偶而胎兒血液大量流至母體或雙胞胎血液互流,也會造成貧血。新生兒溶血則由於胎兒與母親 ABO 或 Rh 血型不合而造成,嬰兒常會再出生後三、四天內就發生厲害的黃疸和貧血。至於敗血症引起的貧血則是嬰兒於產後感染造成溶血所致。

嬰兒期 ( 出生後 1 個月至 1 年間)

出生 1 個月的寶寶如果有貧血的情況,大多是因為「缺鐵性貧血」為主因,出血、後天溶血性貧血、遺傳性貧血及巨母紅血球性貧血也是原因之一。

缺鐵性貧血:如果媽媽嚴重缺乏鐵的攝取,就會導致胎兒鐵質的貯存偏低,或是寶寶生長快速,但媽咪給的飲食中,鐵質補充不足,幼兒也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如果補鐵了還沒改善,就要去檢查寶寶是不是有先天性息肉或出血,而從腸胃道消耗太多的鐵質的情形。

遺傳性貧血:海洋性貧血、球狀紅血球症及鐮刀狀紅血球都是常見的遺傳性貧血。

巨母紅血球性貧血:這種貧血的情況是次於缺鐵性貧血的第二種常見的營養不良性貧血,原因則是體內缺少「葉酸」。如果嬰兒吸食了缺乏維生素 B12 的母奶,或餵食羊奶都容易造成葉酸缺乏,如果寶寶有嚴重的腹瀉,也會發生葉酸缺乏而造成貧血。

 

生理性貧血的醫師診斷

生理性貧血是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所以無須治療。但應注意餵養的食物中必須富含造血需要的物質,如盡量母乳餵養、給予相當年齡階段的配方奶,對早產兒應及時添加含維生素 E 和葉酸及含鐵質等食物,這樣才有益於機體造血功能的恢復。

但是如果寶寶有嚴重上述的情況,要去看醫生的時候,對於貧血的診斷,父母提供給醫生的資料是非常重要的,要詳細告訴醫生寶寶不舒服的情況,症狀持續的時間長短、是否餵食羊奶等,也要告訴醫生,是否發現黃疸、紫斑,一旦寶寶出現任何情況時,爸媽都可以做紀錄,這樣去看醫生的時候,才能有系統的告訴醫師,有完整的病史才能避免做一大堆不必要的實驗室檢查。醫生會檢查病童的結膜炎、皮膚及指甲床,看是否有蒼白、黃疸或皮膚色素沉著的現象,是否有出血斑點或紫斑。醫生也會檢查病童的肝臟、脾臟或淋巴結是否腫大,因紅血球破壞而致貧血極容易引起肝脾腫大,因溶血性貧血或因長期輸血而引起鐵質沉積症的小病童其肝臟會腫大許多。另外醫生也會常注意病人尿液的顏色,因溶血而造成貧血的病人,其尿液常因尿膽素元的增加,而呈現暗黃色。

治療和預防方法

寶寶出現生理性貧血,在保證正常營養的情況下,一般不需治療。寶寶在出生滿 100 天之後,紅血球的生成會漸漸增加,一直到 6 個月就會恢復正常值,但如果寶寶有貧血的症狀,媽咪還是可以適當的從飲食方面下手:

飲食調攝

剛出生的寶寶,媽咪要盡量餵母乳,因為母乳中的鐵比牛乳中的鐵質生物效應高,易被吸收,寶寶吃母乳可以有效的減少生理性貧血的發生。但是,如果是早產兒,因為提前來到這個世界,比起其他足月的胎兒可以從媽媽那裏接受鐵,早產兒補鐵時間相對要短,所以應該從 2 個月起就要補充鐵劑。另外,可以給寶寶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豬血、瘦肉、奶製品、豆類、大米、蘋果、綠葉蔬菜等,對早產兒還可以添加含維生素 E 和葉酸的食物,這樣才有益於機體造血功能的恢復。

 

▲ 玫瑰疹 ▲

一歲的嬰兒最常出現的突發性疾病就是─玫瑰疹!寶寶會有突發性地多日高燒不退、食慾不振、腹瀉或突發性的痙攣抽搐現象,還會全身出現紅疹子,這是為什麼呢?

玫瑰疹是甚麼

嬰兒玫瑰疹,是發生於嬰幼兒身上玫瑰色的一種突發性發疹疾病,是人類皰疹病毒 6 型導致的嬰幼兒期發疹性熱病,6 個月到 2 歲大的嬰兒,特別是一歲左右,最常發生;它的特點是突然發熱,高燒達 39-40℃,持續高熱 3 至 5 天,之後體溫驟降後,全身皮膚會出現不規則皮疹,為小型玫瑰斑點,也可能融合一片,會先出現在脖子和軀幹,尤其腰部和臀部,一般 2~3 天內皮疹會開始消退,之後也不會有色素沉著及脫皮。

潛伏期

從感染到出現症狀的時間大約是 5-15 天,平均為 9 天。典型的嬰兒玫瑰疹會先出現高燒,伴隨發生一些不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與腹瀉。發燒一般會持續 2-5 天,平均 3 天,因此有三日熱之稱。燒退以後,在臉部與軀幹部會出現玫瑰色紅斑或稍微鼓起的疹子,四肢的疹子較少,大多不癢也不痛,在 2 天以內就會消失。只要符合這些特徵,就是嬰兒玫瑰疹。

玫瑰疹症狀

嬰兒玫瑰疹本身是一種自己會好的疾病,幾乎不會有什麼併發症與後遺症。只有在少數( 6-15% )情形下,會有合併抽搐的情形。嬰兒玫瑰疹治療方面主要是「支持性治療」,最主要是發燒的處理,研究顯示,不用急著降溫。尤其體溫未超過 39°C以上時,並不需要馬上使用退燒藥,可以優先考慮物理性退燒法,例如降低環境溫度、減少身上穿著衣物、補充水份或者溫水拭浴等方式。

5 大情況

1.好發於 3 - 18 個月大的嬰幼兒,尤以 6 – 12 個月大者居多。

2.突然發高燒達攝氏 39℃ 以上,約持續 3-5 天,雖然高燒,但小孩精神與活力仍然不錯。

3.沒有出現像普通感冒或流感的症狀,如咳嗽、流鼻涕、厭食、拉肚子等。

4.約第 4 天時,燒退的同時會出現全身性紅疹,疹子最先出現在軀幹及臉部,再慢慢向四周擴散,手腳末端的疹子最少,疹子約 2 到 3 天後就消退,沒有脫屑,沒有色素沉澱。

5.除了發高燒,也可能有一些其他的症狀,如拉肚子、咳嗽、哭鬧不安、厭食、頭部淋巴結腫大等。少數嬰幼兒的前囪門會鼓起,甚至因高燒引起熱性痙攣。

傳染途徑

這種病毒會出現在感染兒童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中,所以目前認為其傳染途徑很可能是家中成員的親密接觸,尤其是會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的場合。而且由於此類病毒在感染以後可能會終身潛伏於體內,大部分的成人都在兒童時期得到過感染,所以可以經由無症狀的成人傳染給嬰幼兒。

預防

寶寶應該要避免和正在經歷玫瑰疹的患者接觸,易患季節也盡量不要去空氣污濁的場所。

治療

嬰兒玫瑰疹的後遺症很少見,所以,在這期間,多休息,多補充水分,不需要用抗生素,皮膚也不需要塗抹藥膏,就會自然康復。因目前尚未有效對抗病毒感染的藥物,因此對待玫瑰疹,可採用對症治療及支持性療法,具體做法如下:

1. 由於是病毒感染,因此沒有所謂的特效藥,而是依症狀處置。

2. 發燒時予退燒處理,如:減少被蓋、溫水拭浴、睡冰枕,高燒時可以依照醫生的處方吃退熱藥,最好多多休息。

3. 高燒會使體內水分丟失較多,所以要多喝溫開水,多吃新鮮水果,或菜湯,如果是斷奶的寶寶,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好。

4. 食物應該要清淡富營養、易消化,如果出現腹瀉等併發症,也是由於該種病毒所引起的,腹瀉時不可以吃有葡萄糖、乳糖的食物(包括含乳糖的牛奶),應喝濃稠的米湯,加適量的鹽。經過醫生允許,可以服用一些維生素 C 與維生素 B 片劑。

5. 保持皮膚清潔,可淋浴,但是不要用鹼性大的肥皂。

6. 寶寶應多休息,注意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今天介紹了 3 種新生兒常見的狀況,如果沒有事先了解,媽咪遇到的時候,真的很容易驚慌失措,可能抱起寶寶就衝到急診室了!其實很多生理上的情況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在媽咪了解之後,就能不慌張的幫寶寶處理了,寶寶要健健康康的長大最重要喔!

 

延伸閱讀:

0-1歲寶寶想要學好坐、爬、站、走,「脊椎發育」好不好是大關鍵!
6種「吻」可能有毒!親吻孩子千萬要避免
哇!原來這6種方法可以提升寶寶智力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BabyLike育兒經驗分享社群》官方網站;《BabyLike育兒經驗分享社群》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文章
柯震東被姐姐許瑋甯摸小手「表情藏不住」 她卻與賀軍翔舊情復燃!?
柯震東被姐姐許瑋甯摸小手「表情藏不住」 她卻與賀軍翔舊情復燃!?

LIFE生活網小編

 宋柏緯首當乩童特別訂製「神衣、法器」 初孟軒擔任「扶乩手」笑稱:變八塊肌了
宋柏緯首當乩童特別訂製「神衣、法器」 初孟軒擔任「扶乩手」笑稱:變八塊肌了

CatchPlay

影/當庭卸責互撕!虐死剴剴保母姊妹出庭 妹翻供推說「是姊姊幹的我沒做」
影/當庭卸責互撕!虐死剴剴保母姊妹出庭 妹翻供推說「是姊姊幹的我沒做」

中天新聞

61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