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人口的老化,有越來越多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臺灣失智症患者已占老年人口的將近8%,將近三十萬人,連帶造成的家庭與社會醫療及照護沉重負擔,不可忽視。
早期阿茲海默症 診斷有難度
近年來,醫界一致認為,若要降低照護成本與負擔,注意自己及家人的認知功能的變化,及早發現異常,及時診斷,延緩阿茲海默症病情的惡化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臨床上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並不容易,往往得依賴患者身邊的家人,對患者記憶力逐漸衰退、認知活動或生活習慣改變的敏銳觀察,再加上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在完整性的神經心理功能檢測的輔助下才能確診。
早期檢驗儀器 價格、安全難以普及化
雖然現在醫療科技進步,有大腦的磁振影像、類澱粉蛋白及濤(tau)蛋白的正子射出斷層攝影、腦脊髓液的類澱粉蛋白及tau蛋白的檢驗來做為診斷輔助,但或因價格高昂、或有輻射線暴露的疑慮、或需要進行相對侵襲性的腰椎穿刺,使用上難以普及化,不易做為臨床上定期追蹤病情之用,也不適合做為阿茲海默症早期檢驗的選擇項目。
免疫磁減量檢驗 精準評估阿茲海默症風險
這種臨床阿茲海默症不易早期診斷、追蹤病情的難題,激起2010年的創新研究。臺大醫院利用廠商的超導科技所開發出超靈敏免疫磁減量檢驗技術,精準地量測出血液中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的含量,並證實這兩種蛋白質濃度高低可用來評估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符合第三類新醫材標準 已可正式臨床使用
目前,阿茲海默症免疫磁減量血液檢驗,在臺大醫院的協助下,已由國內廠商磁量生技完成臨床試驗,並在衛生福利部以第三類新醫材的嚴格標準下,於2020年底通過審查,正式成為臨床使用的醫療器材,目前正積極地推進各醫療單位。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