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
教育知識學園 作者 湯梓辰
根據統計,大約有25%~35%的幼兒及學齡前孩子,被父母反映有偏食的問題。對此,許多研究針對孩子的挑食進行了不一樣的探究。像是: 孩子在胎兒時期就發展出味覺偏好,會對喜歡與不喜歡的味道有自己先天的喜好,像是有些孩子喜歡甜食、有些孩子喜歡鹹食等;但是挑食是可以被影響的,如果在環境或情境上面的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讓孩子嚴重偏食,有些感覺會一直延續到長大。
該怎麼避免孩子挑食? 而有挑食習慣的孩子又有甚麼可能的原因呢?
家長的行為與孩子的挑食
密西根大學兒童醫院以5年追蹤美國300多組家長和他們的幼兒,在4歲、5歲、8歲及9歲的挑食習慣。研究將孩子的挑食程度分為高、中、低三組,結果有15%孩子的挑食程度被歸類為「高」,這些孩子的共同點是不喜歡吃蔬菜、遇到沒嘗試過的新食物會特別緊張。如果用餐時被爸媽強迫吃東西,或是某道食物味道、口感出乎意料之外,都會轉變為他們上千個關於食物的壞印象。
比方:被要求必須把不喜歡的青椒、茄子吃完,或是把碗裡的食物吃光,才算結束晚餐;或是用「乖乖吃完花椰菜,就可以得到一塊蛋糕」來誘惑孩子吃下不喜歡的食物。這將讓孩子對討厭的食物產生更多負面連結,用餐成為最糟糕的回憶。
反觀挑食程度比較低的孩子,家長對食物的堅持通常比較寬鬆、用餐規矩比較少,「吃飯」經驗在這些家庭相對比較愉快、沒有壓力。
因此,密西根大學兒童醫院建議家長放下一定要吃完某些食物的堅持,累積孩子用餐的愉快經驗。例如全家一起,邊聽音樂邊吃晚餐、將食物放在孩子喜愛形狀盤子上,讓吃飯成為孩子一天中最期待的事情,也可以降低他們的挑食。
顏色與孩子對食物的偏好
孩子2歲以後,會喜歡將事物進分類,對於食物亦是如此。孩子會因為自己對顏色的喜好度而喜愛不同的食物。可以開始給孩子有格子的餐盤吃飯,利用孩子喜歡色彩的心理及彩色的視覺發展,讓每一餐都有6種以上的顏色的分布。
心理學研究發現,紅色跟黃色的搭配,會有助於食慾的產生,讓孩子覺得變好吃,所以別急著只餵進紅蘿蔔的紅色,需要搭配一些黃色(像是可以搭配蛋、鬆餅)等食材,透過心理學作用,可以減少偏食,也將營養素的多元的給予孩子。
孩子胃口叛逆期
根據正常的神經發展里程碑,孩子的進食狀態會隨著年齡而產生變化。
孩子在1到1歲半時,可能會開始胃口變差,或是食慾變得不明顯;
孩子到2歲之後,會開始對食物有不同的偏好,等到2歲半左右,偏挑食的狀況則會明顯增加,
孩子到4至4歲半時,孩子進食的狀況才會漸趨穩定,孩子挑食習慣可以慢慢被改善,也可以順利嘗試吃不同類型的食物。
也因此,兩歲之後孩子突然挑食不是因為他們叛逆或學壞,而是孩子在身心自然發展的過程當中,本來就會有產生餵食和進食的變化,對飲食也會開展出各自不同的喜好。如果我們能事先了解這樣的發展里程碑,就可以提早做準備,減低未來孩子子的挑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