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衝突
教育知識學園 作者 湯梓辰
在J.Dunn在1993年的研究報告中,發現: 小時候在兄弟姊妹間,不論大至小衝突發生的次數每小時可以高達56次,意旨小時候兄弟姊妹中可以說是幾乎每分每秒都在吵。
這裡說的衝突可不只是你打我一拳或者我推你一把;該研究將衝突定義為至少連續三次含有敵意的互動,包含: 挑釁、反擊、再反擊。
有時父母會擔心兄弟姊妹的吵架會影響感情,面對孩子們的糾紛,其實並不需要害怕孩子因為衝突而受傷害,而是需要協助孩子,從衝突的過程中學會面對和處理。
了解手足衝突可能發生的原因--所有權與歸屬感
大部分兄弟姊妹間的年齡差距,通常在1到3歲之間,便是最容易發生爭吵的階段,而研究發現: 「所有權」和「歸屬感」是手足衝突最主要的原因:高達95%手足衝突的起因,是手足當中有一人拿了對方的東西,或者孩子當中有一人被家長強迫分享屬於自己的東西。
幼兒的自我意識都較為強烈,會覺得這個東西是我的,爸爸媽媽是我的,玩具也都是我的。
所以當有一個比較小的弟弟妹妹出現的時候,這些所有權和歸屬性的界定,就會是引發他們吵架的來源。
手足衝突顯示孩子在家中的身分地位
其實,與其避免手足衝突,應該去探討為什麼會產生手足衝突? 衝突是手足認識彼此身分地位的過程。
有手足的孩子都會在衝突的表現中發現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可以發現: 愈是性別相同、年齡相近的手足,愈會發展出與對方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來強調自己在家中的特色地位。
我們可以思考: 家庭對手足而言,從來都不是一個同質的環境,反而更像是一個複雜社會的縮影。
手足在家庭生活,就跟進入社會一樣,同樣要面對家中地位的競爭,同時也要學習相互扶持。
父母是否適合介入手足衝突?
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透過研究發現,假使手足衝突時若有父母介入,兄弟姊妹雖然會較快取得共識,也比較不會釀成更大的衝突;但事後孩子很快會為了相似的事件再一次啟衝突。
反之,假使手足衝突時父母若從旁觀察但不介入,兄弟姊妹雖然會花較長時間才取得共識、甚至有時會產生肢體衝突,但事後幾乎不會再為同樣的事件再度衝突。
因此,建議父母在面對手足衝突當下,當一個聆聽者、觀察者,甚過一個裁判者。
試著讓孩子有機會說明,有被瞭解的機會,然後讓孩子自己想出解決辦法。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處理紛爭,主要就是保持中立的態度,並不去評斷誰對誰錯,讓每個小孩都有機會說明,有被瞭解的機會。
在釐清問題後,也不用急著提出解決方法,而是去協助孩子一起思考,我們有沒有什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
像是: 孩子爭吵著相同的想玩玩具,引導孩子想出更好的辦法,像是10分鐘交換,或是一起玩。
如果孩子習慣產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而且是雙方都能認同妥協的時候,當以後再遇到這樣的狀況,便可以依循這樣的方式去處理。
這類的方式,可以適用於孩子有足夠判斷能力,如三歲以上的孩子,讓孩子練習自己解決問題,建立手足間的共識關係。
。